现在位置:首页> 创业 > 创业起步 > 不左右,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不左右,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不左右,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我想让孩子学钢琴······

  我想让孩子学画画······

  我想让孩子学奥数······

  我想让孩子报会计专业······

  我想让孩子考公务员······

  我想······

  这些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做父母的经常想的、听的、说的、正在做的事情。

  这些话里的共同特点是:“我想”。

  为什么是“我想”而不是“你想”?

  因为,孩子是不会自己设计和思考人生的。这应该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认识,也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的实情。

  但是,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喜欢涂鸦还是跳舞,比较安静还是好动,基本都有了显现。这时候,一部分孩子的人生已经开始被家长设计了。

  即便有个别“幸免于难”的“漏网之鱼”,也最多延期到上小学时开始报班之旅。

  孩子所上的兴趣班,学的特长,都是家长基于自己的视野和人生经历选定的。至于孩子是否同意或者是否适合学,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个大问题。

  面对孩子,很多家长都拥有“迷之自信”的判断和说服力。

  周末和朋友聚会时,我就亲眼目睹了一场说服大戏。

  老周上学时是个学霸,工作后事业有成,儿子小周刚上高一,品学兼优。让老周心焦的是,小周对文科的内容更感兴趣。想想现在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老周经常劝小周在理科方面多下点功夫,以后上大学时选择面更广些。

  不过,小周很有主意,坚持自己的想法,爷俩多次深谈未果。

  趁着朋友聚会,几个当年选理科的朋友也是小有所成,老周叫来了小周,通过“真人秀”的现身说法,以期让小周改改主意。

  席间,搞计算机的张叔向小周介绍了自己公司的成长史;学统计的李叔介绍了专业给自己带来的机会和视野;在高校教数学的王伯伯不仅列举了聘请自己做兼职的公司,还郑重承诺老周:等在美国学精算的儿子回国休假时向小周介绍一下心得体会

  每人在说到最后时,总不忘劝一句:还是应该选理科。

  老周也语重心长地劝儿子:“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理科比文科好学,当年我上学时,只要把那些公式定义理解了,考试都难不住我。倒是那些地理历史背起来比较麻烦。你看高考报专业时,理科能选的专业可比文科的选择面多得去了。”

  面对叔叔伯伯的满腔热情和老周的殷切希望,小周有礼貌地笑笑说:“我再想想。”

  “别想了,你选文科,将来能干什么?虽然家里不指望你挣钱,作为一个男人要对社会有贡献!”老周又不失时机地催促。

  “我再想想。”这场说服大戏持续了很久,最终还是在小周温柔的坚持中结束了。

  因为吃人家的嘴软,我这个学文出身的在饭桌上自始至终没说反驳的话,但是,也没有对老周他们有什么赞同。

  在聚会结束时,我对老周的爱人说:“学文也不容易,需要达到相当的积累和一定的高度,才能总结出一套立得住脚的认识和观点。不管选哪一个,尊重孩子的愿望是第一位的。”

  其实,文理之争本来是一个不必有的争论。

  文有文的好处,理有理的用途。之所以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还是一种生存焦虑的使然。

  科技落后、经济穷乏的历史阴影让许多人在面对选择时,都是把求新求变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个人的兴趣和天赋。

  在为孩子选专业这方面,连学术大牛梁启超也不能免俗。

  1927年,留学加拿大的二女儿梁思庄面临着专业选择,对当时国内学术需求非常了解的梁启超对女儿建议:“我很想你以生物学为主科,因为它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首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截到今日止,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你来做个‘先登者’不好吗?······”

  梁思庄虽然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可是内心却对专业没有太大兴趣,她向梁思成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梁启超获悉后,心中非常不安,赶紧写信给女儿,让她不必拘泥自己的话。梁思庄后来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如今,专业选择面当然宽广了许多,可是科技的进步又为孩子的职业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100年前没有汽车工业,50年前没有游戏行业,30年前没有互联网行业,10年前没有智能手机业。

  如今,机器人正在替代身强体壮的工人;人们依靠翻译APP可以行走异国;医疗AI正在识别病例报告;······

  一些曾经体面的职业,因科技的发展不断被淘汰,一些从未听说的工作机会,也因科技的进步而产生。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人生之路活得顺畅,过得开心。

  在孩子面临选择时,不可避免地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提出想法和建议,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开口时,需要评估一下自己的认知。

  如果没有广博而深厚的历史积淀,缺乏对科技发展速度的前瞻视野,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权,极有可能就会根据当下的社会标准、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的人生路设置一道道关卡。

  然而,谁能预判自己的选择是百分百准确的呢?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纪伯伦的这段话提醒父母,孩子是一路飞翔的箭,他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力量。

  不以自己的见识和意志给孩子的发展道路上设置关卡,就避免了孩子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

  不左右,就是对孩子人生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