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政治哲学 > 生存基础与基础薪酬哲学提纲

生存基础与基础薪酬哲学提纲

生存基础与基础薪酬哲学提纲

  穿与衣着工资概述

  穿衣的“衣”,在此指衣物、衣着。广义的“衣”, 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衣服之外,还包括手部、脚部与头部的蔽体物,如手套、鞋子、袜子、帽子等。

  人为什么要穿衣?人不穿衣不行吗?对于这个问题,从古希腊的环境适应说开始,产生了诸如羞耻说、吸引异性说、装饰审美说、避邪说……等等学说。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人为什么要穿衣尚没有一个共同认定的统一答案。

  但是有一点,现实的存在事实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穿着衣物,大街上、商场内、车站、码头、候机厅等等公共场所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人你见过吗?倘使有,那也是疯子、傻子,不健全,不全乎的人,或是“吃屎孩儿”。

  是的,人类在进化,社会在发展,人类从不穿或少穿衣,到今天与穿衣不可分开,这是人的“自然选择”。 或许,人类的进化、发展与“穿衣”而“适者生存”息息相关。(现存非洲森林原始部落正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在此不必过多地追溯人为什么要穿衣的根源,我们只要认定人类穿衣的事实存在,即衣着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衣着不仅起着蔽体、护体、保健、御寒、防暑等作用,而且还装饰、美化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衣着与衣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群体——国家或民族的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审美观、价值观等社会文化向社会文明的转化程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直白地说,社会都市文明的今天,人不穿衣是不行的,是不可能参与社会劳动,不可能融入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是无法生活、学习、工作和与人交往的,因为穿衣与穿衣文化已经升华到了普世文明。否则,是会受到世俗规矩、社会道德、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约与惩罚的。可见,穿衣与吃饭对于现代人来说一样重要,即穿衣是现代人的生存必需和生活必需。穿衣和吃饭一样,它不仅仅是人个体的事情,它具有社会性。穿衣也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

  那么我们衣着从哪里来呢?纵观人类历史,衣着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树叶、树皮和兽皮由手工缝制成的。随着原始农业、纺织业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着,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至近代工业革命,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与人工化学纤维的合成,引起了纺织品暨衣着生产从手工制作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转变。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可供制做服装的织物品种和数量增加,促进了衣着产业的飞速发展。

  可鉴,人类的衣着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的衣着是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是通过人的劳动与劳动能力、劳动技能以及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创造、创新出来的。人类创造了衣着,衣着促进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在此不作展开论述)。衣着是人类的生存必需与生存基础。

  既然衣着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与生活休戚相关,那么我们怎么得到我们的生活必需——衣着呢?毫无疑问,购买。要购买衣着,就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呢?钱——劳动——获得劳动薪酬——用劳动薪酬购买衣着。

  我们把用于购买衣着的那部分劳动薪酬定义为“衣着工资”。

  人要生存,要生活,要工作,要学习,要参与生产,要劳动,要融入社会,就要吃饭穿衣,就必须且只有通过劳动获得“衣着工资”(通过“偷”?偷也是劳动,只是他的手段的非人道性,在此不述,或参见《人道哲学提纲》中有关“劳动”图示解析)。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衣着工资”呢?既然“穿衣吃饭”与人须臾不可分离,那么,在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活过程中,人类对吃穿用度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呢?

  二、推测与估算:

  (1)推测:在日常生活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酷暑严寒,衣着各有不同,当是春秋有夹袄,夏有薄衫,冬有棉衣,这当是人或动物性本能所在,因为就连鸡、鸭、猫、狗都知道寒暑易节“换毛”——替换衣着,况人乎!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有换季衣着,还需要有换洗的服装。

  那么,人在一年四季最少有几套衣着比较合适呢?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根据季节的不同,能有3套替换的衣服是合适的。这也与联合国所规定人类生活满意必须符合12个最低标准之衣着标准——有3套替换衣服和鞋子基本上相吻合。人个体年最低衣着基础标准,如下表:

  表中年衣着最低消费719元与最高消费 263523元相差366.5倍,那么我们究竟采用最低标准还是采用最高标准或是中间平均标准来作参考呢?当然是采用最低标准来作参考。一是因为我们的意图就是要探讨社会人的最基础的衣着保障,而不至于因失去或达不到这一最低标准而不能健康或是尚有尊严的生存与生活。二是因为商品的“最低价格”更能接近或更能真实地反映商品的成本价格,更多的不包含品牌附加值、炒作效应附加值或是非理性攀比附加值。也就是说,我们所探讨的衣着参照是生活最低必需品,而非高档奢侈品,衣着的“最低价格”有利于我们能与第一章所“备用”的最低食物工资相链接与比例换算。

  如果我们按上表衣着合价“719元/年”作为社会劳动者“衣着工资”的参照标准。那么:在最低保障前提下,衣着工资/食物工资=719元/年÷3270.4元/年=0.22,

  即:衣着工资=0.22倍食物工资。

  (2)估算:在农业市场社会,在一定范围内,一亩小麦的价值与一亩大豆、一亩玉米、一亩棉花的价值是尽可能相等的。如果小麦亩产900斤,1元/斤,那么,亩产450斤的大豆价则大约为2元/斤,亩产1200斤的玉米价大约为0.75元/斤,亩产300斤的棉花价大约为3元/斤(籽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种植技术含量与用工量是基本相等的(稀有或特种作物除外)。是技术含量与用工量的基本等同和市场交换决定了亩产价值的基本相同。要不然,农民除了自给自足,便改换种其它农作物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辛苦劳作一亩地,相比不挣钱,种它干什么!要不然,人类发现1+1=2做什么!农民不傻,农民会算账,除非计划经济体制指令条件下不让农民算账与剥夺社会人的市场交易自由或是破坏了市场运营规律。另外,这一估算,也正与历年《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所公布的数据和网上查阅的有关国际农产品市场行情所的数据,经过比对与计算,基本上相吻合。

  我们回归“穿衣吃饭”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每年吃饭需要600斤小麦合款约600元钱;年衣着依据“推测1”衣着标准,衣物按棉花材质重量核算(共需要皮棉:裤子两条2.4斤、衬衫两件1.6斤、秋衣裤两套1.6斤、内裤四件1.2斤、毛衣一件2斤、毛裤一件1.6斤、冬装一套4.5斤、其它1.1斤),共计需要16斤皮棉(皮棉率按38﹪计,折合籽棉42.1斤)合款约126.3元。

  如果我们按上面估算饮食合款“600元”,衣着合价“126.3”作为社会劳动者“衣着工资”与“食物工资”的参照标准。那么,衣着工资/食物工资=126.3元/年÷600元/年=0.21。

  即:衣着工资=0.21倍食物工资。

  三、计算:

  计算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计算衣着工资与食物工资的比例关系。在此,我们视同“衣着支出=衣着工资”,“食物支出=食物工资”。

  计算结果:

  那么衣着工资/食物工资的平均值=(0.277+0.268+0.25+0.25+0.254+0.263+0.26+0.264

  +0.253+0.275+0.29+0.287+0.274+0.287+0.292+0.304)÷16=0.272

  即:衣着工资=0.272倍食工资。

  计算2:依据《成长中的中国消费——中国居民消费总量和结构分析》(2006年3月10日,中金公司研究部)提供的数据,计算衣着支出与食物支出的倍数关系。

  根据图23、图24、图26所提供数据,计算结果分别如下:

  图23:农村居民消费结构(1998~2004)

  1998年衣着支出=0.115倍食物支出

  2000年衣着支出=0.118倍食物支出

  2002年衣着支出=0.127倍食物支出

  2004年衣着支出=0.128倍食物支出

  图24:城镇居民消费结构(1998~2004)

  1998年衣着支出=0.266倍食物支出

  2000年衣着支出=0.256倍食物支出

  2002年衣着支出=0.265倍食物支出

  2004年衣着支出=0.258倍食物支出

  图26:沿海和内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2004)

  沿海城镇衣着支出=0.237倍食物支出

  内地城镇衣着支出=0.312倍食物支出

  沿海农村衣着支出=0.116倍食物支出

  内地农村衣着支出=0.119倍食物支出

  衣着支出/食物支出平均值=(0.115+0.118+0.127+0.128+0.266+0.256+0.265+0.258

  +0.237+0.312+0.116+0.119)÷12=0.193

  即:衣着工资=0.193倍食物工资。

  计算3:依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发表的数据(来源: 2013-09-27 理财周刊·上海),计算美国家庭支出中食品与衣着支出的比例关系。

  (1)、表一计算:

  2008~2011年美国家庭各项支出比例(表一)

  支出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食品12.8%13.0%12.7%13.0%

  住房33.9%34.4%34.4%33.8%

  住房付款20.2%20.5%20.4%19.8%

  水电煤气7.2%7.4%7.6%7.5%

  服装3.6%3.5%3.5%3.5%

  交通17%15.6%16.0%16.7%

  购买汽车5.5%5.4%5.4%5.4%

  汽油5.4%4.0%4.4%5.3%

  医疗健保5.9%6.4%6.6%6.7%

  娱乐5.6%5.5%5.2%5.2%

  个人美容1.2%1.2%1.2%1.2%

  购买书籍0.2%0.2%0.2%0.2%

  教育2.1%2.2%2.2%2.1%

  烟酒1.5%1.7%1.7%1.6%

  捐款3.4%3.5%3.4%3.5%

  保险和养老金11.1%11.2%11.2%10.9%

  养老金10.5%10.5%10.5%10.3%

  计算结果如下表:

  衣着支出/食物支出平均值=(0.281+0.269+0.276+0.269)÷4=0.274

  即:衣着工资=0.274倍食物工资。

  (2)、表二计算:

  2011年美国不同收入家庭支出对比(美元)(表二)

  收入和支出20%收入最低家庭20%中间收入家庭20%收入最高家庭

  税前年收入980546190161292

  年支出220014240394551

  支出项目

  食品3547562010991

  住房87711494418840

  住房付款5159861110815

  水电煤气228436874280

  服装85014531988

  交通3256759210205

  购买汽车82722083392

  汽油122726943295

  医疗健保148933193994

  娱乐98121213107

  个人美容270549742

  购买书籍50101135

  教育807562827

  烟酒4867331397

  捐款68713111910

  保险和养老金42235056431

  养老金341 32886078

  314546229888427

  计算:20%收入最低家庭衣着支出=850美元÷3547美元=0.24倍食物支出;

  20%中间收入家庭衣着支出=1453美元÷5620美元=0.259倍食物支出

  20%收入最高家庭衣着支出=1988美元÷10991美元=0.181倍食物支出

  衣着支出/食物支出平均值=(0.24+0.259+0.181)÷3=0.227

  即:衣着工资=0.227倍食物工资。

  计算4:依据2011年第11期总第204期《重庆社会科学》张颖熙、夏杰长《服务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日本和韩国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与衣着支出的比例关系。

  (1)、表1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

  衣着支出/食物支出平均值=(0.279+0.265+0.279+0.288+0.272+0.267+0.291

  +0.257+0.219+0.196)÷10=0.239

  即:衣着工资=0.239倍食物工资。

  (2)、表2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

  衣着支出/食物支出平均值=(0.251+0.152+0.229+0.186+0.251+0.42+0.364

  +0.4+0.368)÷9=0.291

  即:衣着工资=0.291倍食物工资。

  四、综合与备用:

  1、衣着工资/食物工资综合平均值,如下表:

  计算项推测与估算计算1计算2计算3计算4

  (1)(2)(1)(2)(1)(2)

  计算值0.220.210.2720.1930.2740.2270.2390.291

  合计项8

  平均值0.24

  那么,这个衣着工资/食物工资综合平均值0.24,即衣着工资=0.24倍食物工资将作为我们考查衣着工资与食物工资之间的倍数基础值。

  2、补述:现实生活中,社会人的收入越低或是社会原始落后或是社会贫穷物资匮乏,用于食物支出部分所占生活支出的比例越大,用于食物支出以外的其它支出的比例越小,即恩格尔系数越大,社会越是贫穷。当生活费用总支出等于食物支出时,衣着及其它费用支出为0,则衣着基础/食物基础比值为0,说明人个体或是社会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社会人在贫困至人无奈的情况下则无法自然选择裹腹以外的欲望需求。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更是人类所不需要的。

  那么,会不会有人饿着肚子而顾穿呢?我想是不会有的,因为这样是不符合人性与有违人类“吃、穿、住、行”消费需求循环规律的,人不可能在饥肠辘辘,行将饿死时会有除了择食以外的奢望的。这也正如马斯洛的低级欲望的满足才能够产生高一级的欲望。事实是,吃还顾不上呢,哪有富裕的钱去买衣服呢。社会的现实是,贫穷饥饿往往与衣衫褴褛联系在一起。

  还有一种情况是存在的,社会达到小康、富裕或极其富裕的社会条件下,“吃”已经得以保障,衣着支出大于食物支出,即常态下的饮食与奢侈品衣着消费,衣着支出/食物支出>1。但这种情况并非大多数人的常态消费支出,是一部分人对衣着由实用到审美更高层次的刻意追求,更不在社会大众日常消费心理的自然选择。

  这些当然不在我们所探讨的食物基础与衣着基础的范围。要明白,在此我们所探讨的是社会人的生存基础与基本生存保障。

  再,吃穿住行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的智力,穿衣吃饭保障了人的智力的更大进步与发展,而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有人的欲望需求不断产生新的欲望需求的递进循环且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人类对消费支出的自然选择或是理性支出当是增进人的智力支出占最大比例,如上面所列项涉及到的教育、文化娱乐、学校教育、再教育等项支出。所以,我们要首先解决人的吃、穿、住、行基本问题,而后且同时注重人的智力开发与投资。这样,人类的生活才会日趋幸福美满。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知人类的生活目的与目的行为。

  3、本章备用

  ●备用1:衣着由劳动所得,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衣着基础薪酬——衣着工资来购买。按照上面我们所设定的日食物工资X,月(按30天计算)食物工资30X,年食物工资365X。

  那么:年衣着工资=0.24×365X=87.6X。

  ●备用2: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是因失业或半失业不能参与或不能完全参与社会化劳动与生产而得不到或不能足额得到“最低衣着工资”的人个体,国家应当给予“最低衣着工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