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朱自清文章评论范文

朱自清文章评论范文

时间:2010-11-05 01:33 现当代文学 朱自清背影文章

  篇一: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论文

  在《背影》中体会朱自清人格魅力

  院系: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学号:

  姓名: 管清韦

  日期: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政府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主题思想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写作特点,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朱自清是现代名家,他的文学活动从五四到40年代末约30年,是诗人也是散文家是学者也是文学教授,影响很大。综观他的一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带有古代士大夫气的现代作家。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小卒” 性格。他结婚早,子女多,家累重,好读书不好交际,求学北大期间对五四风潮的反应也不太急切。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他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 ,是“中性人生观”, 这跟中国古代的 “温良恭俭让”“ 发乎情,止乎礼” 很近似。他爱诗爱文的方式也未尝不带有旧式文人的情怀,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著文,是朱自清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他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他的散文没有主体的张狂、自由的激情、人性的飞扬。一手流畅的白话中多少流露了旧时士大夫的情调。《背影》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除了语言表达是白话外,其内容与古代感怀赋得之作并无二致。现代人并非不要亲情,但这篇散文中全然不见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见个人的力量,只有家道中落的感喟。至于他散文中大量的阴柔意象,用精神分析说来解释,则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被压抑的士大夫情怀的转移和释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平淡者的艺术化补偿。

  一位真正的现代作家,在视觉经验上,不该只见杨柳而不见起重机。到了70年代,一位读者如果仍然沉迷于冰心与朱自清的世界,就意味着他的心态仍然停留在农业时代,以为只有田园经验才是美的,所以始终不能接受工业时代。这种读者的“美感胃纳”,只能吸收软的和甜的东西,但现代文学的口味却是兼容酸咸辣的。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篇二:读书笔记评语

  给秀:好字如美文。

  给波:优秀是一种习惯。

  给茹:可再读一些感性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阅读。 给秀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别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上。 给琳:

  杨柳依依,硕果累累。

  给卫: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成就快乐人生。给贤:“你说高山流水,客答春江,后来章台游冶,系马垂杨。你说锦瑟韶光,华灯幢幢;后来荼靡开至,青苔满墙。你说天地玄黄,风月琳琅;后来月斜江上,云淡天长” 网上流传的一首词,据说是一位中学老师的作品,词句工整,用典华美,推荐给喜欢诗词的你。 给琴:只要幸福,不要忧伤。给丽:一口气吃掉幸福,在它过期之前。 给杰:喜欢“业精于勤”,人如其字,要不羁、洒脱哟!给庆英:春,在于心。

  给娟:成就别人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给翠萍:无需做悲情的英雄,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给志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给利:从“旅行者”的谨慎,鳌拜的不懂隐忍,可以读出你的稳重、大气,这是很令人

  欣赏的品质。其实,也可以更加自信与张扬一些,让你的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给伊:于坚守中走向成熟。给桂萍:做最乐观的骆驼与电执着的鲨鱼,相信关于绿州的神话和可以冰融的玻璃。有时,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往往是最“傻气”的人。 给春丽:谢谢你,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定居许久了,一直没有读它的欲望。今天却很认真地读完了你的笔记,了解了故事,也很赞同你的观点——每个人都应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陷入泥淖。 给岩: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给岭:我们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呀!给君丽:文字是治愈孤独的一剂良药。给福玲:国学其实很有趣,但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体味。给妍:可以多选择几块“奶酪”,多些吸纳、反省与创新。 给红:从感性到理性,从你的摘抄中就可以读出你成长的轨迹。 给魏:人生不可续约,所以“租来”一说并不成立,珍惜当下,把握未来。 给雪梅:“困境即为机遇”颇有同感,突破中实现自我。给建华:一直执着于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相信你一定会得偿所愿。

  给霞:习惯积淀素养。

  给景梅:能感受到你摘抄此文时的快意,英语单词一样的流畅。 给芳:相信你就是那株有魔法的尖毛草,在下一个雨季演绎出令人惊叹的传奇。

  给美艳:时空幽远,成长无边。

  篇二:阅读笔记评语阅读笔记评语

  让自己成为生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别停下,追寻文学的魂!会引领你进入一个更为深沉的人生。 给自己一个目标,奔向他!阅读中,你可以用一颗心的跳动而感知一百颗心的旋律! 别停下自己行走的脚步!茶可以品出水的味道,苦难可以品出生命的味道!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弹奏生命的最强音!

  百转千回的命运,我们不能含泪向他臣服! 留下岁月的痕迹!

  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饮料一样慢慢品尝,不论生命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我们总是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醒来在每一个早上。 用手中的笔抒写心灵的喜怒哀乐! 情在处,爱南收。

  思想,永远是一种不过时的美丽。 把生命的真谛藏到任何人、任何岁月也无法触及的距离。 天堂的玫瑰,最纯的感情,让人感动。

  “只要有一双忠实的眼睛与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 从文学中嚼出生命的震撼!

  追寻不朽的灵魂!

  珍惜每一分钟年轻的心,如水一般的澄清与洁净。 生活的厚重用痛苦来衡量!和作者的心灵对话,那么在寂静无声中你会听到宏大的心跳的声音。 小草,步子虽无,但却拥有足下的土地。找准一方土地,扎下根去。 一扇窗可以开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沉思是一种美丽”——汪国真真想送你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汪广阔的大海!握紧手中的青春,别让时间把它偷走。年轻时候的辛酸会被岁月打磨成一种成熟!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踏着自己的梦想上路。

  从容的人生,是高山上的行云,大地间的流水;是静默的高山,坦荡的海洋。 从容,如石子一粒,虽仰高山之巍峨,但不自惭形秽;如小草一颗,虽慕白杨之伟岸,却不妄自菲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珍惜生命,包含爱和感激。有些答案,我可以先告诉你。但我想,有些答案恐怕要等很久,等到问题都已经忘记。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 听过驼铃的声音吗,旷达而坦然! 让快乐的音符每天从自己的心里流过。不要想让自己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只要每天都往上走,哪怕只是很 小很小的一小步。把自己的伤痕层层包裹,生成一颗珍珠,晶莹光耀。生命是对岁月的回眸,人生是与岁月的较量。用泪洗净生活的笔,好让你在今夜画出满池的烟雨。世界上没有不绝的风景,但人却应有不老的心情。 “如果有爱作为补偿,等待一万年不长”——狄金森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散发出的人的心灵的馨香。 十六的花季只开一次,把自己的梦想定格在这里。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我相信,满树的花朵,之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痛苦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更为深沉的生活。 做人,要踮起脚来向天空窥望。“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泰戈尔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于是一种快乐。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青春是芬芳的美丽,潮湿的季节,柔润的心,孤独的寂寞。 经过了冬的严寒,夏的炽热,春秋的风又怎能奈何得了你?用一颗跳动的心承受生命的泪水与苦难,将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握紧手中的两盏灯,一盏勇气,一盏希望。

  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无法停止笔尖的思绪,象无法停止春天的雨,虽然下的满街泥泞,却也洗干净了茉莉的花心。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支撑你的一生,除了自己! 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困境,是崛起的起点。 在自己的心中,每天升起一个新的太阳。 站成一道生命的独特的绝美的风景。 成长的岁月,要珍惜拥有的一切。 只有在回忆里,才能细细揣摩出一种无悔的美丽的心情。 把脸孔一径向着阳光,这样你就不会见到阴影。

  读别人的生活,写自己的人生。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生活就像谜语,当我们猜到谜底,才发现筵席已散,一切都已过去。 从别人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人都有软弱的时候,只看他有没有方法使自己平安地度过这阵心绪上的低潮。假如你有力量,够坚强,就会发现总有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枯竭的河床并不感谢他的过去,不要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让冷静的思索在心里平静下去。 不管把心放在山峰还是山脚,只要站稳脚跟,总会走出一条踏实的人生。点亮幽深的海底的灯,照自己踏上征途。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坦荡自然! 找寻生命的依托。

  总是喜欢去回忆已经发生过的点点滴滴,尽管他们是那么纤细,却依旧能牵动我同样纤细的敏感的神经。

  与其说在人生的黄昏无奈地去擦拭过去的岁月,莫不如在这蓬勃的季节镀亮青春的容颜。把忧伤的来源化成光泽细柔的诗句。 让心灵宁静的最好方式就是想象始终都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在你的身后。 文学的语言含蓄,深沉,耐得住品味。把文学当作一个深沉的朋友和他交谈,刚开始可能听不懂他的言语,因为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让春天盛开在每一天的你的心底。 鲜花的绽放是花心的破碎,是美丽的悲剧。 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竟会激起怡心旷神的鸣响。 一波巨澜,潮涌潮落时更能叠出惊魂荡魄的雄壮。 整个夏季都会有茉莉的清香。

  起航,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云,看不到它载着雨水,但在成熟的稻田中,却可以看到它的充实。 两个海员,一个盼

  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而连接它们的是拼搏的过程。

  篇三:优秀读书笔记的评价标准:

  路遥出生于1949年,他在青年时代到中年去世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那确实是一个“一场大雷雨”的时代,《人生》故事背景也是八十年代初的农村,这里用大雷雨这一意象来定出整部作品的基调再合适不过。p4:细腻。路遥对于高玉德夫妇的描写非常之细腻,只有在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作出如此准确到位的描写,这一大段描写堪称是能充分表达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的。这段和第十页高玉德点烟的动作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因为对儿子的关爱而张罗着,一边同样也是对儿子的心疼而乱了方寸——连烟都点不着,以至于忘了煤油灯就在眼前。p21:这里的“很勉强”有多层意思,一是因为加林觉得失去了教师的工作,自己从上层人一下子变成了农村泥腿子,和巧珍这样的农村妇女地位一样了,心理落差难以接受,在他眼里自己是要比不识字的巧珍高一等的;二是因为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巧珍似乎是对他有别的意思,自己一时也说不上来是不是巧珍喜欢自己;再者如果他现在还是教师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接受,高加林骨子始终是透着一股傲气的,在潜意识里他觉得接受巧珍的赠与对巧珍来说是一种荣幸,可惜他现在什么都不是了,甚至连农民还算不上,于是就有点“勉强”。但后面他还是把甜瓜装进了口袋,说明从心底里他也很在意巧珍。p24:“尘土飞扬的路”很像诗歌中的意象用法,涵义极其丰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何尝不是一条尘土飞扬的路呢,如果说谁的生活是一条一尘不染的沥青道路的话,那生活必定是索然无味的,太过大起大落的人生固然不好,但极端的平平淡淡又少了很多趣味。加林是因严峻的生活被赶上了一条尘土飞扬的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逼着走上了“一条尘土飞扬的路”,我们所要追求的东西往往比我们能力范围内实际能得到要远远多得多,于是我们就被迫的在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直至体力耗尽伤痕累累。

  p29:在任何一个高明的大师笔下是永远不会有完人的,加林的优点是说不完的,闪耀全身的,但加林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金庸笔下的大侠们各个都有缺点,所以他是高明的,琼瑶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是是完人,所以她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作家,不能算大师。

  p35:这是加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变,一个人只有从一个高位置转换到低位置的时候他的人生观才是向前看的,如果他始终处在一个高位置的话他会只看到自己的脚尖而看不到别人的项背,这不仅是加林的改变,也是作者在真实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路遥的实际人生也经历过很多的变数,再经过多次的复杂经历之后,他看问题的角度才会多元化,全面话。

  p43:男人们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追求不太能够追到手的女人,而不在乎追自己追的死去活来的女人——这其实不光是女人们的专利。遇到巧珍这样的情况很多男人反而觉得一切来得太容易,或是打心里就有些自卑感,觉得自己配不上她,结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躲避,却很少能勇敢的迎上去,结果造成双方的痛苦。 p63:“犟”这个性格贯穿了高加林始终,不犟就不会有后面这许多精彩悲欢离合。

  p65:高加林的思想从起先的注意到巧珍身上——到赶集时故意躲着她—到路上注意力又回到她身上——进而后悔自己对巧珍所做的“事”——到此处“思想完全集中到巧珍的身上”这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也恰恰是年轻人恋爱时普遍会经历的思想过程,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会像路遥这样去探究去体会,并细腻的表达出来。 p69:巧珍这话咋一看是善意的讽刺,实则是发自内心的赞许,是对心爱之人的无限爱恋,她没有文化,不会使用华丽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爱人,却能用乡间俚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爱是最朴实最自然的。

  p75:德顺爷爷这个角色设计的十分耐人寻味,他最早看出高刘二人的恋爱关系,并对二人寄语了无限希望,让读者觉得巧珍和加林最后一定能终成眷属,究竟结局怎么样呢?看完再回来写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