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外语翻译 > 清史稿豪格传翻译(共9篇)

清史稿豪格传翻译(共9篇)

篇一: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清史稿陶澍传翻译

《清史稿•陶澍传》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澍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棠、胡林翼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篇二: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清史稿冯子材传译文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子材力争,亲率勒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这两句话的翻译

【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等到(使者)到达,子材方才穿着短衣,赤着脚,带着牧童吆喝着牛犊回来,(使者)表明来意,(子材)推辞了.
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子材尽力争取,亲自率领勤军攻击文渊,就这样三次抵达关外.深夜袭击敌方堡垒,杀死、俘虏众多敌人.【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篇三: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英语翻译
《清史稿(三七)·王杰转》全文翻译

【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洎仁宗亲政,杰为首辅,遇事持大体,竭诚进谏,上优礼之.八年春,上疏,略谓:“各省亏空之弊,起於乾隆四十年以后,州县营求馈送,以国帑为夤缘,上司受其挟制,弥补无期.至嘉庆四年以后,大吏知尚廉节,州县仍形拮据,由於苦乐不均,贤否不分,宜求整饬之法.又,旧制,驿丞专司驿站,无可诛求.自裁归州县,滥支苛派,官民俱病.宜先清驿站,以杜亏空.今当军务告竣,朝廷勤求治理,无大於此二者.请睿裁独断,以挽积重之势.”所言切中时弊,上嘉纳之.陛辞日,赐高宗御用玉鸠杖、御制诗二章,以宠其行,有云:“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时论谓足尽其生平.既归,岁时颁赏不绝,每有陈奏,上辄亲批答,语如家人.
九年,杰与妻程并年八十,命巡抚方维甸赍御制诗、额、珍物,於生日就赐其家.杰诣阙谢,明年正月,卒於京邸.上悼惜,赐金治丧,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文端.
杰体不逾中人,和霭近情,而持守刚正,历事两朝,以忠直结主知.当致仕未行,会有陈德於禁城惊犯乘舆,急趋朝请对曰:“德庖厨贱役,安敢妄蓄逆谋?此必有元奸大憝主使行明张差之事,当除肘腋之患.”至十八年林清逆党之变,上思其言,特赐祭焉.
翻译:
自从嘉庆帝亲政以来,王杰出任首辅大臣,遇事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向皇帝进谏总是不遗余力,皇帝对他优待尊敬.嘉庆八年的春天,王杰上疏给皇上,奏疏中说:“各地国库亏空的弊端,是从乾隆四十年以后开始的,各州各县都在想方设法送礼,把国库里的钱财都用来拉拢关系巴结上司.他们的上级因此被抓住弱点受其控制,想要弥补(国库的)亏空,遥遥无期.后任的高级官员知道崇尚廉洁的操守,可是下属有的州县的境况仍然还很窘迫.由于各地的苦乐不很平均,他们中的好坏也分辨不清,应该寻求整顿的方法.按过去的体制,驿丞是专门管理驿站的,没有什么可以征索的财物.自从决定归属各州县里之后,毫无限制的开销,苛刻的摊派,使各级官员和百姓都困苦不堪.应该先清理整顿驿站,以便杜绝国库的亏损.现在正是军中诸事务完毕的时候,朝廷尽力寻求治理的办法,再没有比这两个更大的了.请(皇上您)考虑自行决断,以便扭转长期形成的不良局面.
王杰所说的切中时弊,皇上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意见.赐给他皇上亲自写的诗,以使他的行为显得荣耀,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当时人都认为,这句诗足以概括王杰一生的成就.回乡后,皇帝每年按时给他的赏赐不断,王杰每次上书,皇帝都亲自批奏回答,语气就像对家里人一样.
王杰身高不超过一般人,为人和蔼可亲,但操守刚正,侍奉两代君王,都是凭借忠诚正直获得君主的信任.当他退休还没走时,正值有个叫陈德的人在内宫惊动了皇帝御驾,他就急忙上朝谒见皇上建议说:“陈德只是个地位低微的厨子,哪里敢随便就蓄意谋反?这一定是有背后的大奸大恶之徒指使他这样做的,应该马上清除这身边左右的祸患.”到了嘉庆十八年,林清逆党谋反后,嘉庆皇帝想到王杰的这些话,特地对他进行了祭奠.

篇四: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清史稿》 岳起,.谓可继汤斌云.翻译

【原文】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
  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普等侵渔舞弊,莫澐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注居奇网利,并治如律.扬州关溢额税银不入私,尽以报解;核减两籓司耗羡闲款,实存银数报部,并下部议行.六年,疏请浚筑毛城铺以下河道堤岸、上游永城洪河、下游萧、砀境内河堰,并借帑举工,分五年计亩征还,允之.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注]:工,治河工地.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有删节)
【译文】
岳起,姓鄂济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考中举人,经保举授为笔帖式.连续提升为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乾隆五十六年,升奉天府尹.前任府尹贪得无厌,岳起到任后,将房屋、器物全部洗刷一遍,说:"不要沾染那种污迹!"因此与奉天将军相抵触.过了一年,岳起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不久,被派出任江西布政使,尽心于民事.正遇上水灾,出行查勘圩堤,落入水中而患病.皇帝下诏嘉奖他勤政,允许卸任养病.
嘉庆四年,特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不久,提升为江苏巡抚,岳起廉洁正直,所用僮仆仅几人,外出时不要前后侍从的骑卒.他禁止歌姬舞女游船卖唱,无事不许宴请宾客、演剧,苏州奢侈的风俗为之一变.上疏陈述漕运的弊端,大致是说:"京城漕米一项积习相传,有些人专门营私舞弊.至于米数的盈亏,米色的纯杂,竟然置之不问.旗了运粮,无处不以米作为挟制,也就造成无处不以贿赂换来通融.追究其原因,沿途的刁难,在于旗丁有帮费;而旗丁能够索取帮费,在于州县有超过额定的征收.革除弊端应当断绝它的根源,而严禁多征,这是断绝弊端根源的根本.请命令有漕运任务的各省,列出条款逐项指明以往的弊端,严行禁革,使旗丁及漕运仓场,没办法再有奢望、抱有侥幸的心理."皇帝下诏嘉奖他实心革除积弊.常州知府胡观澜勾结盐政征瑞的仆役高柏林,向百姓派捐修江阴的广福寺.岳起上疏说,胡观澜、高柏林虽然被罢官,还不足以服民心,请求将派征的二万余串钱责成二人分摊赔偿,用来修苏州官塘石路、桥道.丹徒知县黎诞登暗示当地士绅列其政绩上报,要求保留官职,实际上此人并不称职,因此,岳起弹劾罢免了他.
  五年,岳起代理两江总督.他弹劾了南河工程官员庄刚、刘普等侵吞公款,营私舞弊;莫氵云在任职之地设店铺,运货到工地以屯积奇货而获利;几人一起按律治罪.对扬州关超出定额的税银,岳起并不纳入私囊,而是全部上报送京;又核减两省布政司耗羡中的空余款额,将实际存留的银数上报户部;这两项内容均下到户部讨论后准予实行.六年,上疏申请疏通、修筑毛城铺以下黄河河道及堤岸,上游水城洪河、下游萧县、砀山境内的拦河堰,并借公款动工,分五年摊入地亩征收偿还,皇上批准了这一意见.
  八年,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正值孝淑皇后安葬于陵墓,因会奏折内措辞不妥,革职留任.不久命免去代理的礼部侍郎,随即病故.皇帝深切地惋惜他,赠太子少保衔,按原职给予赏赐和抚恤.岳起没有儿子.皇帝了解他的家产,方知仅有房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按照以往惯例,八旗人员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财产归公.皇上因岳起家境清贫,将这点财产留下赡养他的妻子,如果妻子死了,便作为官府代管产业,用来作为祭扫、修整坟墓的费用.这是特殊的待遇.岳起的妻子也很严厉正派.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自到毕沅家没收其财产,晚上回家后,喝酒稍有些醉意,妻子正颜厉色地说:"毕公因沉于酒色,没有保住家产,你难道不考虑以此为戒,还要再效仿他吗?"岳起向她认错.岳起到京城后,没有官邸居住,病死于寺庙之中,妻子始终以纺织为生.苏州百姓特别思念岳起的德操,称他为"岳青天",后来编成歌谣来赞颂他,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与汤斌一样的清官.(李世愉 译)

篇五: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英语翻译
1、察吏严而不没一善,手书褒美,受者荣於荐剡.
2、家有田数百亩,誓先墓,不以官俸自益.1、2来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三 胡林翼传.
3、未几,上复以熊文灿代家祯,专抚贼.贼益狂逞.
4、明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拔旗出降,城中势益单.3、4来自——明史·列传一百六十二 史可法传

1、对手下的官吏监察严格,但不会埋没他们做的任何一件好事,亲笔写文章夸奖他们,得到这些文章的人感觉比得到举荐还要光荣.2、家里有田地几百亩,在祖先墓前发誓,不会用做官的俸禄来为自己谋利.3、不久,皇帝又用熊文灿...

篇六: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热烈欢迎芬兰豪格佛斯专家莅临指导翻译英文,

热烈欢迎芬兰豪格佛斯专家莅临指导
Warmly Welcome Distinguished Experts from Högfors Finland to visit!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篇七: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英语翻译
刘统勋,字延清 ,山东诸城人.……
选自《清史稿》

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翻译:刘统勋,字延清,是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的进士.乾隆元年,提拔为内阁学士,受命跟从大学士嵇曾筠(人名.音:jicengyun)前往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又言:“尚书公讷亲,综理吏、户两部,兼以出纳王言部中议覆事件,出一言而势在必行,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两疏入,上谕曰:“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固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候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
{翻译:(又)提拔为左都御史,上奏章说:“大学士张廷玉已为官三朝(此处意译),经历了极盛的时代,然而晚节应当慎重,今日却受到很多责备(此处意译).请皇上自今日起三年之内,不要再特地下旨提拔任用,一概停止升职转职.”又上疏道:“尚书公讷亲(人名.音neqin)综合治理吏户两部,又兼任对外宣示皇上的话.部中商议的事件,一旦说出就必须执行,大概不是怀着谦卑集思广益的心思.请皇上加以训示,让他知道省过改错.他所掌管的事务,有的可以适当裁减,以免去拖沓荒废的担忧(此处意译).”两道奏章到了皇帝那里.皇上说:“我想那张廷玉、讷亲如果果真敢擅自作威作福,刘统勋必定不敢这样上奏.大臣责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高兴,这是古人崇尚的做法.如果在心中有些许微小的芥蒂,就不是大臣的度量了.今日经过一察察审议,人都知道谨慎,反而对于张廷玉有好处.讷亲作为尚书,本就不应当模棱两可推诿责任(此处意译),但是如果治理的事情有不合理公平的,我时常加以教诲,告诫他不要自我满足.至于掌管的事务太多,如果有可以减少的,等候我的裁定.”于是命人把刘统勋的奏折给廷臣们展示.}
命勘海塘.时运河盛涨,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俾水有所泄.以江南坝决,命偕署尚书策楞往按.合疏言河员亏帑①误工,诏夺河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职,穷治侵帑诸吏.上又命清察江南河工未结诸案,统勋疏言未结款一百一十一万有奇,请定限核报.又以河道总督顾琮请于祥符、荥泽诸县建坝,并浚引河,命统勋往勘.统勋议择地培堤坝,引河上无来源,中经沙地,易淤垫,当罢,上从之.
{翻译:(又)受命勘查海塘工程.当时运河水涨,刘统勋请求疏浚聊城引河,将运河水分流注入海洋,使水有可以流泄的地方.因为江南坝决堤,又受命与署尚书策楞(人名.音:celeng)前往考察.一同上疏说河员亏空了府库货币耽误了工期,(请求)下诏撤去河睹高斌、协办河务张师载的职位,彻底查处侵占府库货币的各官吏.皇上又命令清查江南河工没有完结的各案,刘统勋上奏章说没有完结的的款项有一百一十一万还多,请皇上设定期限核查上报.又因为河道总督顾琮请求在祥符、荥泽各县建立堤坝,并疏浚引河,命令刘统勋前往勘察.刘统勋建议另外选择地点建筑堤坝,引河上方没有下水源流,中途又流经沙地,容易淤积,应该搁置顾琮的请求,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②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翻译:三十八年十一月,刘统勋去世.这天夜漏滴尽,进入朝廷,到了东华门外.车子微微一侧,打开帐子则已经闭上了眼睛.皇上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遣尚书福隆安带着药物快速前往探视,已经来不及了.死后追封太傅爵位,于贤良祠祭拜,赠予谥号文正.乾隆亲自参加他的丧礼,看到刘统勋家里俭省朴素的情况,为他感到悲伤.回宫行至乾清门,流着眼泪对诸臣们说:“我失去了一名得力的臣子啊!”一会又说:“像刘统勋这样的人不愧是真正的宰相.”}

篇八: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请问清史稿 方以智的 翻译是什么

方以智(1611--1671),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方以智是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我国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林则徐或魏源.然而事实上,比林则徐、魏源早二百多年,明朝末年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篇九:清史稿豪格传翻译

英语翻译
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三国志·魏书)
2、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三国志·魏书)
3、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三国志·魏书)
4、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曾巩《尚...铭》)
5、公曰:“夫所谓因其俗者,岂谓是邪?”(曾巩《尚...铭》)
6、公不为动,独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曾巩《尚...铭》)
7、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清史稿·于成龙传)
8、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清史稿·于成龙传)
9、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清史稿·于成龙传)

1.很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但想了想认为还是(让你处理)这个州的事情更要紧.
2.张辽等人向来了解大王的心意(知道事情紧急),如果(张辽他们)后被召见,却(比你)先到,
你(裴潜)肯定会受到责备.
3.温恢有国家栋梁支柱的才质,为先帝办事,履立功勋声名昭著.
4.当时(公舜良)还很年轻,县里的人有些轻视他,等看到他(在县里)的作为,于是都很
尊敬佩服他
5.公舜良说:“所说的沿袭这里的风俗,难道是这样吗?”
6.公舜良不为所动,只抓了为首的五人,当天就判罚流放了他们
7.(吴三桂)发檄文要于成龙造浮桥人大军渡河,刚完成,山洪爆发,桥毁了,(于成龙)被
定罪罢了官.
8.于成龙上奏道:”赵履谦有了过错,不知道悔改,我不得不参他.“
9.过了几个月,政治和教化大有改善,有权势的家族怕对自己不利,造谣诋毁(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