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散文 > 七言祭文(共7篇)

七言祭文(共7篇)

篇一:七言祭文

古代文体有哪些,他们的定义和特点又是什么?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七言祭文】

篇二:七言祭文

祭祀文的写法

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
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到了唐宋,祭文开始兴盛并广泛发展开来,种类也不断增多,还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祭文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少,下面仅介绍它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祭文的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示例:祭祖父文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日: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篇三:七言祭文

有关母爱的文言文

毛泽东 《祭母文》
毛 泽 东在一九一九年,於母亲灵前写的一首四言诗,现在已甚少见到.
毛的母亲文氏(一八六七年~一九一九年)是一个农村女子,并未上过学校,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盲.她排行第七,在农村都称她叫「七妹」.
当她从唐家圩嫁到韶山时,嫌毛家太清冷,因此婚後五年几乎住在娘家,毛泽东也跟著母亲长期住在唐家圩.
据乡间人说,毛泽东在乡下读书时,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希望他继承衣钵,来管理家中的帐目等大小事.
可是毛 泽 东不想跟随父亲脚步,因此父子不睦,有一次父亲又逼他,他站在水塘岸边,对父亲说,如果一定令他如此做,他宁愿跳下水塘溺死.
一直到晚年,毛 泽 东都不曾提及父亲,其远因即在此.他一生中憎恨父亲,对母亲的养育深恩,则都写在这篇祭文中.
祭母文(四言体诗)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馀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大其端.
合其人格,如在人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心秉悃懮,则效不违.
致於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大奠,尽此一觞.後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篇四:七言祭文

求一篇关于项脊轩志和祭妹文的复杂文章
要有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情感
800字左右
2班的别抄!
可以追分的

  《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和场面,写出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物是人非、家境衰微、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祭妹文》是袁枚哀悼胞妹袁机的一篇祭文.抒写对亡妹的悼念,情真意切,语出肺腑,读来哀惋真切.是著名散文作品.两文在回忆锁事时,仿佛信手拈来,清灵隽妙;悲悼亲人之遽然长逝又字字玑珠,句句血泪,真挚动人,感人肺腑.两位作者在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可奈何之情有机地揉和在一起,具有摧人痛断肝肠的艺术感染力.
  祭妹文
  袁 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七言祭文】

篇五:七言祭文

英语翻译
文言文翻译

梦溪笔谈
卷一 故事一
学士院轶事
原文
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c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译文
学士院玉堂,因为宋太宗曾经驾临过,所以直到现在,只有翰林学士每月初一才允许正坐其中,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乱坐.过去的规矩,是在堂中设立视草台,每当草拟诏书时,学士就穿戴齐整坐到台上.现在不这样做了,仅仅留下座空台而已.玉堂东边,承旨阁子的窗格上有火烧过的痕迹.原来宋太宗曾在夜间驾临玉堂,那时苏易简是学士,已经睡下了又匆忙起来,没有烛火照着穿衣戴帽,侍从的宫女便从窗格间伸进烛火照明.到现在也不打算更换烧过的窗格,以便把它留作玉堂的一段佳话.
胡服
原文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巾分(这两个合起来是一个字)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人旧俗,而稍褒博矣.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译文
中原地区的衣冠服饰,自从北齐以来,就全部采用了胡人的服装.窄衣袖、长筒皮靴,有蹀躞皮带,这些都是胡人的装束.窄衣袖便于骑马射箭,短衣服、长筒靴便于在草地行走.胡人喜欢茂盛的青草,经常在草丛中居住,我出使北方时都见过这种情形,即使是王宫也在深草中.我到胡人王廷时刚刚下过大雨,经过草丛时衣服裤子都湿了,只有胡人的衣裤一点都不湿.皮腰带上挂着的蹀躞,大概是用来佩带弓、剑、手巾、算袋、磨刀石一类物品的.以后虽然去掉了蹀躞,但还保存着它的环,环与蹀躞连接如同系在牛马股后的革带,也就是如今皮带上的装饰扣版.帝王必定以13个环为标准,唐代武德、贞观时期还是这样.开元以后,虽然沿用旧的习俗,但是稍稍宽大了些,不过带钩还是从带身穿过.带身上原来做的是小孔,本朝改革为顺折,使人的外表装饰更加精美.
槐厅之争
原文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至多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予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译文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门前有一颗巨大的槐树,一向称阁予为槐厅.过去传说住在阁子里的人,很多都当上了丞相.因此学士们都争着居住槐厅,甚至有搬开别人行李抢占槐厅的行为.我做学士时,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
雌黄改字
原文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教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译文
馆阁新誊清的本子有写错的地方,用雌黄粉涂抹.我曾经比较过一些改字的方法:刮洗损伤了纸贴了一张纸又容易脱掉;用粉涂字又不能涂没,要涂几遍才能完全盖住;只要用雌黄一涂就涂掉了,而且经久不脱落.古人称这个为“铅黄”,大概用这种方法已有很久了.
宋代藏书
原文
前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期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佑中,乃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官书,给书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样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译文
前代藏书,分别放在几个地方,大概是为了防止水火等灾害引起的书籍散失.现在三馆、秘阁,共有四处藏书,但都在崇文院中.其中的官府图书,大多被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找得到这些书.嘉佑年间,朝廷设置了8名编校官,集中校勘4个馆中的书籍,供给100个差吏.校勘好的书籍都用黄纸装订成大册子抄录,从此私人不敢擅自收藏.校勘了好多年,也仅仅校完昭文馆中的书籍就作罢了.
王安石破常规
原文
嘉佑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及御试,王荆公时为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为详定官.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地,复弥之,以送复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官所定等,以对复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则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复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是时王荆公以初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者,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杨乐道守法以为不可.议论未决,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闻之,谓同舍曰:“二公何用力争,从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即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而诏从荆公之请.及发封,乃王俊民也.详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为定制.
译文
嘉佑年间,礼部上报进士名额完后,皇上还没有举行殿试,京城里就谣传王俊民是状元,不知道谣言从哪儿传出来的,人们也不知道王俊民是什么样的人.到殿试时,王安石当时担任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两人任详定官.过去的制度规定,殿试举人,设立初考官,先确定等级,再密封好,把他送给审查考官,再定一次等级,才交付详定官,打开初考官所定的等级,用来对照审查考官的等级,如果相同就可以,不同就要审核那进呈的文章,确定按照初考还是审查的等级为准,也就是不能另外确定等级.那时王安石认为初考官、审查考官所定的第一人都不恰当,就在同等级中另外选了1人为状元,杨乐道遵守规章,认为不能这样.两人商议又作不出决定,太常少卿朱从道当时任密封官,听说这事,对同僚说:“两位何必费力争执,从道我10天前已经听说王俊民是状元了,这样的事一定早已定好,两位可惜自找苦吃了”不久,两人各自把自己的想法向皇帝报告,皇上诏令采纳王安市的请求.等到打开密封的名单,就是王俊民.详定官可以另外确定等级就从这时开始.并且成为了固定的制度.
梦溪笔谈
卷二·故事二
皇族子弟授官
原文
宗子授南班官,世传王文政太尉为宰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则普迁一官.景佑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室欲缘大礼乞推恩,使诸王宫教授刁约草表上闻.后约见丞相王沂公,公问:“前日宗室乞迁官表何人所为?”约未测其意,答以不知.归而思之,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沂公问之如前,约愈恐,不复敢隐,遂以实对.公曰:“无他,但爱其文词耳.”再三嘉奖,徐曰:“已得旨别有措置,更数日当有指挥.”自此遂有南班之授.近属自初除小将军,凡七迁则为节度使,遂为定制.诸宗子以千缣谢约,约辞不敢受.予与刁亲旧,刁尝出表稿以示予.
译文
皇族子弟被委任为南班官,世间传说是在太尉王旦当丞相时,才有了这一动议,其是不是这样.从前的制度,皇族子弟没有升官的规矩,只是遇到少有的大庆典时,才一律提升一级.景佑年间,开始确定祖宗在向南祭祀时一同祭祀,宗室子弟想利用举行大礼的机会请求给予恩惠,让诸王官教授刁约起草报告给皇上看.刁约见到丞相王曾,王曾问:“前些日子宗室子弟请求提升的报告,是谁写的?”刁约不知道他的用意,回答说不知道.回去后一想,担心事情弄清后被怪罪,就再次拜访丞相府.王曾又像先前一样问他,刁约越发惊惶,不敢再隐瞒,就据实回答.王曾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喜欢报告的文词罢了.”又再三夸奖,不慌不忙地说:“已经得到皇上的旨意,另有安排,过几天应当有具体指示.”从这时起就有了任为南班官的事.皇家近亲从开始封为小将军起,共提升7次就担任节度使,这就成了固定的制度.那许多皇家子弟用迁匹丝绢感谢刁约,刁约推辞不敢接受.我与刁约有老交情,刁约曾拿出报告的草稿给我看.
梦溪笔谈
卷三 辩证一
古今衡制
原文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匠.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译文
钧石的石,是五种重量单位之一,1石相当于120斤.后人将1斛定为1石,从汉代就已经这样了,比如说“饮酒一石不醉”就是证明.张拉弓弦的力量,古人也用钧石为标准去衡量.现在的人则把1斛粳米的重量作为1石.凡是1石都是以92斤半为标准,等于汉代称重的341斤.现在的战士张拉弩弓,有达到9石重的,计算他的力气,是古时候的25石,与魏的武士相比,一人当两人还有余;有拉弓达到3石的,是古时候的34钧,与颜高拉的弓比起来,1人当5人还有余.这都是近年来教育培养的结果.以至于搏击刺杀跑马射箭,都融汇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技术的精华,武器铠甲都极尽了古今技术的精巧.武器装备的丰富精良,是前代无法相比的.
阳燧照物
原文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店,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酋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译文
用阳燧照物体都是倒立的影像,是因为中间有障碍的缘故.算学家说这叫做“格术”.譬如人摇橹,作支撑的小木桩成了橹的障碍一样.像老鹰在空中飞行,它的影子随着鹰飞而移动,如果鹰和影子之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那么影子与鹰飞的方向就相反了.又像窗孔中透过楼塔的影子,中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也都是倒垂,与阳燧的镜面是凹陷的,当一个手指靠近镜面时,像是正的;当手指渐渐移远到某一位置,像就不见了;超过这一位置,像就倒过来了.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正如窗户的孔,架橹的木桩、腰鼓的腰成了障碍一样,物体与像相对,就成了摇橹的情形.所以举起手来影子就越向下,放下手来影子就越向上,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岂止物体是这样,人也如此,中间不被外物阻碍的很少.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变,是非互相颠倒;大的就把自己当成外物,把外物当成自己.不要求去掉障碍,却想看到不颠倒的物象,太难了啊!
解州盐池
原文
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为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提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译文
解州盐池方圆120里.长时间下雨后,四周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里,但池水从未漫出过;大旱时,也从未干涸过.卤水是紫红色的,在版泉的下面,当地俗称为蚩尤血.唯独中间的一眼泉水,却是淡水,有了这水之后,就可以使盐卤结晶出食盐了.另外,盐池北边有尧梢水,也叫巫咸河.盐池的卤水,没有甘泉水掺和,就不能生成食盐.只要巫咸河水流入盐池中,盐卤就不再结晶,人们称它为无咸河,是盐泽的祸患.人们筑大堤来防备它超过防备盗贼.推究它的道理,大概巫咸河水本是浊水,一旦流入卤水中,就会淤积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并非有其他特殊原因.
虎豹为程
原文
《庄子》云:“程生马.”尝观文子注:“秦人谓豹曰程.”予至延州,人至今谓虎豹为“程”,盖言“虫”也.方言如此,抑亦旧俗也.
译文
《庄子》说:“程生马.”我看过文子作的注释说:“秦人称豹为程.”我到延州时,当地人至今还称虎豹为程,大概是说虫.方言就是这样,或者也是旧的习俗吧.
芸香辟蠧(du 蛀虫的意思)
原文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予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复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茝,今白芷是也.
译文
古人藏书用芸香来防蛀虫.芸香是一种香草,就是如今人说的七里香.它的叶子类似于豌豆叶,小丛生长.叶子十分芳香,秋后叶子间微微发白如同用面粉涂抹过一样,用它防蛀虫有特效.南方人采来放在席下,可以除跳蚤、虱子.我判昭文馆时,曾在文彦博家求得了许多株芸香,移植到秘阁后面,现在没有存活的了.香草这类东西,大体上都有别的名字,如所谓兰荪,荪就是今天的菖蒲,蕙就是今天的零陵香,茝就是今天的白芷.
炼钢
原文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揉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暗暗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译文
世上打铁所称的钢铁,是用熟铁盘绕起来,再把生铁嵌在它的中间,用泥把炉子封起来烧炼,锻打使它们相互渗入,叫做“团钢”,也叫做“灌钢”.这只是假钢罢了,暂时借助于生铁使它坚硬,烧炼2、3次以后生铁就成了熟铁,得到的仍然是熟铁.但是天下没有人认为不对的,那是因为不认识真钢罢了.我出使时,到磁州打铁作坊看炼铁,才认识了真钢.凡是有钢的铁,就像面里有面筋,洗尽柔软的面,面筋就出现了.炼钢也是这样,只要选取精铁锻打百多次,每锻打1次称1次,锻打1次就轻一些,直到多次锻打斤两却不再减少,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锻打上百次也不会耗减了.这才是铁里面的精纯部分,它的色泽清明磨得光洁明亮了,就呈现暗淡的青黑色,与一般的铁明显不同.也有锻打到最后却根本成不了钢的,全是因为产地的缘故.
汉人酿酒
原文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予以制酒法较之,每粗米二斛,酿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每秫一斛,不过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然汉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谓“石”乃“钧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计之,当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国饮酒数石不乱,疑无此理.
译文
汉代人有喝1石酒不醉的,我拿酿酒法一比较,汉代每2斛粗米,酿成6斛6斗酒;现在最薄的酒,每一斛稻谷不过酿成一斛五斗酒.假如像汉代的方法,就略有酒气罢了,能喝的人多喝而不醉,应该不值得奇怪.但汉代的一斛,也就是现在的二斗七升,人的肚子里又怎么装得下二斗七升呢?有人说“石”是“钧石”的“石”,是120斤.用今天的秤来称,应当是32斤,也就是现在的三斗酒.于定国喝几石酒不醉,我怀疑没有这种道理.
阿胶
原文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
译文
从前说济水潜在地下暗暗的流,如今历下凡属是掘地都是流水,世间传说济水经过它的下面.东阿也是济水所经过的地方,用井水煮胶,称为“阿胶”.用来搅动浊水就变清了.人一服用了它,下膈痰少了、呕吐也可止住,都是利用济水性质趋向下又清又重,所以用它来治积食、胀气及呕吐之类的病.现在医生的验方中没有这样的记载了.
度量衡考
原文
予考乐律及诏改铸浑仪,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两之一,一两当今六铢半.)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强.
译文
我研究乐律及接受诏改铸浑天仪,探索秦、汉以前度量的斗、升,计算出六斗相当现在一斗七升九合;称的3斤相当现在13两(1斤相当现在4+1/3两,1两等于现在6铢半);做升的中间是方形;古时尺子的2.53寸,相当现在尺子的1.845寸多一点.
梦溪笔谈 卷四·辩证二
桂屑除草
原文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螯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螯也.《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译文
杨文公《谈苑》记南唐李后主讨厌清暑阁前长出草来,徐锴让人用桂枝屑散布在砖缝中,多年生的草都死了,据《吕氏春秋》说:“桂枝的下面不长别的树”.大约是桂枝辛辣刺激的原因.但是桂枝能杀死草木,自然是它的本性,不是因为辛辣刺激.《雷公炮炙论》说:“用桂枝制成钉,把它钉在树中,那树立刻就死了.”一颗钉是很小的,未必能刺死大树,只因为它们的特性相互制约罢了.
除拜官职
原文
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戎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
译文
除拜官职,通常说成是除去他从前的官职,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除的意思是替换,用新职替换旧职所以叫除,如同新年旧年之交称为岁除一样.《易经》说:“除戎器,戒不虞.”就是用新的换去坏的武器,以防备意料之外的灾祸.台阶称为除,指从下到上,也是更换的意思.
韩文公
原文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提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
译文
世人画的韩愈,面部小而且有漂亮的胡子,戴着纱帽,其实这是江南的韩熙载罢了.还有当时的画可以作证,画上的题记说得很清楚.韩熙载的谥号是文靖,江南人也称他为韩文公,因此大家就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胖而且胡须很少.元丰年间,用韩愈陪祭文宣王庙,郡县画的韩愈像,都是韩熙载.后世不能再辨认,韩愈就成了韩熙载了.

【七言祭文】

篇六:七言祭文

急求宋书 .谢灵运传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解析
  元康,晋惠帝年号,由公元291年至299年.
  潘,指潘岳,字安仁.陆,指陆机、陆云.
  律,指诗文的声律.班贾,指班固、贾谊.
  体,指诗文的体裁.曹王,指曹植、王粲.
  缛旨星稠:缛,繁,复杂.旨,指作品的思想.星稠,像星辰一样稠密.
  繁文绮合:文指作品的文采,即指辞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合,和.绮合,像绮一样组织得那么协调.
  缀,联接,这里指继续.
  平台,西汉梁孝王在睢阳(今河南商邱县)修建宫室,筑复道,从王宫到城东北的平台,招揽四方才士.司马相如也曾客游於梁,和诸文人一起住了几年,并著《子虚赋》.逸响,指司马相如的文章.逸,高超.
  南皮,今河北南皮县,魏文帝为五官中郎将时,曾与诸文士游於此.高韵,指应瑒、徐干的文章(依《文选》李善注).
  事极江右:极,尽.江右,指西晋.东晋建都建业(今南京),称江左;西晋建都洛阳,故称江右.
  中兴,衰而复兴.西晋亡后,元帝建都建业,东晋建国,故称中兴.
  玄风,玄学的风气,指老庄之学.扇,煽古今字,炽盛.东晋时士大夫崇尚老庄之学,清谈之风很盛.
  学穷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为学,治学.柱下,指老子,老子曾做过周柱下史.博物,多识事物.七篇,指《庄子》内篇七篇.这两句是说当时人所学习研究的只是老庄之学.
  义,理.殚,尽.这两句是说当时人作起诗文来,所谈的道理完全是老庄的思想.
  建武,晋元帝年号,当公元317年.暨,到.义熙,晋安帝年号,由公元405年至418年.
  历载将百,载常用词:
  (一)用车装载.礼记檀弓上:“南宫敬叔反,宝而朝.”引申为用船或其他工具装载.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不动许多愁.”又特指乘车.汉乐府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又为负担,承载.“万物~焉.”荀子王制:“水则~舟,水则覆舟.”
  (二)记载.萧统文选序:“推而广之,不可胜~矣.”
  (三)开始.诗经豳风七月:“春日~阳.”
  (四)动词或形容词词头.诗经邶风凯风:好其音.”陶潜归去来辞:奔.”
  (五)读zǎi.年.萧统文选序“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在本课中即这个意思.
  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缀,《文选》作比.缀响联辞,指诗文写作.属(zhǔ),连接.委,聚积.波属云委,比喻作品众多.委也是个常用词,意项如下:
  (一)堆积[在地].庄子养生主:“如土~地.”引申为连结,聚积.沈约谢灵运传论:“波属云~.”
  (二)舍弃,放弃.孟子公孙丑下:而去之.”又为抛弃.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地无人收.”
  (三)任,托付.汉书霍光传:“遂~任光.”引申为任凭,听任.陶潜自祭文:“乐天~分.”又归去来辞:“曷不~心任去留.”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寄言,寄托言论.上德,指老子的学说.《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玄珠,指庄子的学说.《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遒(qiú),刚劲.大意是说,这一百年之间,不再看见(无闻)遒丽的文章了.
  仲文,姓殷,陈郡(今河南淮阳一带)人.孙,指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县)人.许,指许询,字玄度,高阳人.孙、许都是东晋的玄言诗人.
  叔原,谢混的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太元,晋孝武帝年号,由公元376年至396年.太元之气,仍指以孙、许为首的玄言诗风.
  宋氏,指南朝宋(420-479).
  颜谢腾声:颜,指颜延之,字延年,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谢,指谢灵运.《南史?颜延之传》:“延之、灵运,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江右称潘陆,江左称颜谢焉.”腾,飞腾.声,名望.
  兴会,情兴所会.
  摽举,高举,昂扬.
  明密,明白细密.
  方轨:与前代的优秀作家并驾齐驱.
  垂范后昆:垂范,传下法式.后昆,后代子孙,这里指后人.
  宋书的话太长了,我可以发给你【七言祭文】

篇七:七言祭文

史记孔子世家翻译 从"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到"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孔子的时代,周王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殊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还能讲出来,只是夏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的文献了.殷商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讲出来,只是殷商的后宋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了.如果杞、宋两国有足够的文献,我就能证明这些制度了.”孔子考察了殷代继承夏代对礼仪制度所作的增减之后说:“将来即使经过一百,那增减的也是可以预知的,因为一种是重视文采,另一种是重视朴实.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参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础上制定的,多么丰富多采呀,我主张用周代的礼仪”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
孔子曾对鲁国的乐官太师说:“音乐是可以通晓的.刚开始演奏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继续下去是节奏和谐,声音清晰,连续不断,这样直到整首乐曲演奏完成.”孔子又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来的曲调.”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 取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而开头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睢》这一乐章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将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王道 完备了,孔子也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锡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还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用《诗》、《书》、《礼》、《乐》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学的弟子大约在三千人,中能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十二人.至于像颜浊邹那样的人,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方面:学问、言行、忠恕、信义.为弟子订四条禁律: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应当特别谨慎处理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到利,如果谈到,就与命运、仁德联系起来.他教育弟子的时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他出一个道理,弟子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似的道理,他就不再重复讲述了.
孔子在自己的乡里,谦恭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他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这些场合,却能言善辩,言辞明晰而又通达,然而又很恭谨小心.上朝时,与上大夫交谈,态度和悦,中正自然;与下大夫交谈,就显得和乐安详了了.
孔子进入国君的公门,低头弯腰,恭敬谨慎,进门后急行而前,恭有礼.国命他迎接宾客,容色庄重认真.国君召见他,不等待车驾备好,就动身起行.
鱼不新鲜,肉有变味,或不按规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不正,不就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在一天内哭泣过,就不会再歌唱.看见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是个小孩,也必定改变面容以示同情.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中心有可做我老师的.”又说:“不去修明道德,不去探求学业,听到正直的道理又不前往学习,对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是忧虑提心的问题.”孔子请人唱歌,要是唱得好,就请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也和唱起来.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鬼神的事情.
子贡说:“老师在文献方面的成绩很显著,我们是知道的.老师讲论有关天道与人的命运的深微见解我们就不知道了.”颜渊感慨地长叹一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得它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达巷这个地方的人对我说:“伟大啊孔子,他博学多才却不专一名家.”孔子听了这话之后说:“我要专于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看还是专于驾车吧.”子牢说:“老师曾说:‘我没有被世所用,所以才学会了这许多的技艺’.”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只有伯夷、叔齐丙人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使人格受到了侮辱”.又说“虞仲、夷逸隐居,不言世务,行为合干清高纯洁,自我废弃合于权变“.又说:”我就跟他们不同了,既不降志辱身以求进取,也不隐居避世脱离尘俗,没有绝对的可以,也没有绝对的不可以”.
孔子说:“不成啊,不成啊!君子最提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用什么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呢?”于是就根据鲁国的史书作了《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 括鲁国十二个国君.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殷商的旧为借鉴,推而上承夏、商、周在法统,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所以吴、楚的国自称为王的,在《春秋》中仍贬称为子爵;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实际上是召周襄王入会的,而《春秋》中却避讳说“周天子巡狩来到到河阳”.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一原则,来褒贬当时的各种事件,后有的国君加以称推广开来,使《春秋》的义法在天下通行,天下那些乱臣奸贼就都害怕起来了.
孔子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与别人商的时候,他从不独自决断.到了写《春秋》时就不同了,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字的弟子,一句话也不能给他增删.弟子们学习《春秋》, 孔子说:“后人了解我将因为《春秋》,后人怪罪我也将因为《春秋》.”
第二天,子路死在卫国.孔子生病了,子贡请求看望他.孔子正拄着拐杖在口修闲散步,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孔子于是就叹息,随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他边唱边流下了眼泪.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奉我的主张.夏人死了停棺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过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
鲁哀公为他作了一篇悼词说:“老天爷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使他扔下我,孤零零一人在位,我孤独而又伤痛.啊!多么痛!尼父啊,没有人可以作为我学习的楷模了!”子贡说:“鲁君他难道不能终老在鲁国吗?老师的话说:‘法丧失就会昏乱,名分丧失就会产生过失.丧失了意志就会昏乱,失去所宜就会出现过错.’老师活着的时候不能用他,死了作祭文哀悼他,这是不合礼的.以诸侯身份称‘余一人’,是不合名分的啊.”
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弟子们都在心里为他服丧三年.三年心丧完毕,大家道别离去时,都相对而哭,又各尽哀;有的就又留了下来.只有子贡在墓旁搭子一间小房住下,守墓总共六年,然后才离去.弟子及鲁国他人,相率前往墓旁居住的一百多家.因而就把这里命名为“孔里”.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都定时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们也在这时来这里讲习礼仪,行乡学业考校的饮酒礼,以及比射等仪式.孔子的墓地有一顷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们所居住的内室,后来就改成庙,借以收藏孔子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车子、书籍等,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没有废弃.高皇帝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太牢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谒孔子墓,然后才去就职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