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知识大全 > 选手介绍 >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共8篇)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共8篇)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一):

在一次才艺表演中,有50名选手参赛,结果26人获奖,获二等奖与获一等奖的人数比是4:1,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三等奖人数的
1
8

获二等奖与获一等奖的人数比是4:1,
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三等奖人数的
1
8
,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三等奖人数的比是1:8,
获二等奖、获一等奖的人数与获三等奖人数比4:1:8,
4+1+8=13,
获一等奖的人数:26×
1
13
=2(人);
答:有2人获得一等奖.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二):

名人因为有梦想而成功的事例【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

周恩来 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成为了一代伟人
在座的朋友都知道,人类千百年的劳动经验积累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然而,我们惊奇的发现,在人类科学技术关隘的每一个突破口,都是因人类的梦想而推动.
没有人瓦特对开水壶的梦想,就没有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没有富兰克林对雷电的梦想,就没有现代社会的电器时代,没有人类对千里眼的梦想,牛顿就不可能去造望远镜,没有人类对顺风耳的梦想,贝尔也不可能在无数失败之后发明了电报电话.没有人类对月亮对星河的梦想,人们也不可能登上月球,遥逐几十光年的外太空.
人类的梦想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生命来了希望.人类对科学技术,对社会民主,对各平自由的梦想,结束了漫漫长夜,使人类人野蛮而向文明,由痛苦而得幸福.
但是,我们千万个梦想,只是为人类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开了一座又一座的荒.至于进门后的清理,开荒后的耕种还得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做.
为人类光明的梦想,爱迪生发明我们今天认为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灯泡,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最后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为富国强兵爆破第一颗原子弹,济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梦想,邓稼和战友们仅凭两架手摇计算机和古老的算盘进行浩繁的理论运算,最终解决了原子弹结构和轰爆物理方面的全部理论计算,仅关键数据演算的稿纸就装了几十麻袋,堆满了一间仓库; 为了缪斯女神和阿波罗游月的梦想,美国登月计划耗资近300亿美元,参加工程的有上百个科研机构,2万多家企业,历时10年.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为了开拓梦想,还不如说是寻求行动,实实在在的行动.
但是对于等候在成功之门口心急如焚的人来说,怀抱梦想是没有错的,但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光有梦想而没有行动是不够的.光有行动,而没有科学前提的行动,亦无疑于自寻死路.中国古代逐日而被烤干致死的夸父,明朝想飞天而摔得粉身碎骨的万户.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 希望 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附关于梦想的名人名言 如果写作文可能用得上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海蔷褪钦飧雒褡宓拇蟛恍摇?——赫尔岑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罗素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贝弗里奇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斯大林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莎士比亚
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 ——泰戈尔
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高尔基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名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品质.加里宁
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歌 德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 ——莎士比亚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史蒂文森
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 ——松下幸之助
如果你的心灵很年青,你常常会保持许多梦想.在浓重的乌云里,你依然会抓住金黄色的阳光.斯沃伦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司汤达
谁勇敢地经受过青春之火的洗礼,谁就毫不惧怕晚年的严寒冰霜. ——兰多
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小塞涅卡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罗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 萧伯纳 弗•培根: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 ——莫扎特
真诚个性的基石,若不在青年时代稳固地奠定,以后那基石上必将永远有一个脆弱之点.——戴维斯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他有前途.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塞涅卡
青春是多麽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幻想,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 朗费罗
1.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 李大钊
2.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 李大钊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 屈原
4.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 林宽
5.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 俞良弼
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 雷锋
7.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 —— 赫尔岑
9.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 罗素
10.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 贝弗里奇
11.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 斯大林
12.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 奥斯特洛夫斯基
13.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14.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 —— 权德舆
15.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 于谦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三):

在某电视歌曲大奖赛中,最有六位选手争夺一个特别奖,观众A,B,C,D猜测如下:A说:获奖的不是1号就是2号;A说:获奖的不可能是3号;C说:4号、5号、6号都不可能获奖;D说:获奖的是4号、5号、6号中的一个.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恰好有一个人猜对,则猜对者一定是观众        获特别奖的是    号选手.

C,3.

推理如下:因为只有一人猜对,而C与D互相否定,故C、D中一人猜对。假设D对,则推出B也对,与题设矛盾,故D猜错,所以猜对者一定是C;于是B一定猜错,故获奖者是3号选手(此时A错).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四):

共评出一二三若干名,其中一等奖的人数与获奖总人数的比是1:4,三等奖的人数与获奖总人数的比是2:5,获二等奖的人数有21人.
(1)获一、二、三等奖的共有多少人?
(2)一等奖的有多少人?

共60人

一等奖15人

(1)21÷﹙1-1/4-2/5﹚=21÷7/20=60

(2)60×1/4=15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五):

一次演讲比赛,有50名选手参赛,其中26人获奖,已知获二等奖的人数与获一等奖的人数比是4比1,
获一等奖的人是获三等奖人数的8分之1,获一等奖的有多少人?

设一等奖人数为x,则二等奖人数为4x,三等奖人数为8x
x+4x+8x=26
13x=26
x=2【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六):

在某电视歌曲大奖赛中,最有六位选手争夺一个特别奖,观众A,B,C,D猜测如下:A说:获奖的不是1号就是2号;A说:获奖的不可能是3号;C说:4号、5号、6号都不可能获奖;D说:获奖的是4号、5号、6号中的一个.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恰好有一个人猜对,则猜对者一定是观众        获特别奖的是    号选手.

C,3.

推理如下:因为只有一人猜对,而C与D互相否定,故C、D中一人猜对。假设D对,则推出B也对,与题设矛盾,故D猜错,所以猜对者一定是C;于是B一定猜错,故获奖者是3号选手(此时A错).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七):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李雪健这句话一方面 ,另一方面 .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李雪健这句话一方面 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了,另一方面 我获奖只是沾了所扮演角色的光 .

最有前途青年演员奖是谁(八):

华人有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项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一、生平简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
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在隆重的颁奖
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
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
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
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
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
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
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
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后来
,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他说:“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
出世.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这个突来的小插曲
,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
国.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
·七事变”,孩提时代的丁肇中,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
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
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
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
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起
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直至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迁到天
津,勉强念完小学.1948年冬,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
学院教书,并举家迁至台湾.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
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学期,他选了些物理
学和数学的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
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还以
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不久又获得美国
科学基金会奖.1962年,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
时刻,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
事们的心.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40亿电子
伏这个范围的时候,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它以极长
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不过,严谨
、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从8月至
10月,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待取得无懈可击的
数据时,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这一惊人的成果.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丁肇中的实验是
在东海岸进行的,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
候,在西海岸,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
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的来,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
报告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对这种新粒子,丁肇中称之为“
J”,希特呼之为“Ψ”.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
子的呢?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
称之为J/Ψ粒子.
[李远哲] 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土学位后,先后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升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和李远哲合作从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称赞他为“惊人的实验天才”.后来李远哲发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装置.用此装置来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所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细节远远走在反应轨迹的理论计算前面.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者”.到1986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李远哲发表的各种论文有180多篇.李远哲还在反应动态学、光化学、光谱学、分子间与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李远哲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美国化学会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他是获奖中最年轻也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也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华裔化学家.李远哲是中国人,他在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他帮助台湾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指导.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自从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气质,而且饶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 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崔琦正是在这里和施默特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两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长女爱琳曾在武汉留学.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